遵循本真自我:探寻个性化自我发展之路


记得在《自我发展心理学》第一个课时的时候,老师曾让我们回忆童年时引起我们强烈情绪的某件事情,再写下长大后遭遇类似情绪的反应。我写下了儿时行走在无隔板的老式台阶时,因恐惧而哇哇大哭的场景。而多年后的我,在过于高的电动扶梯上爬升时,其实也有类似的恐惧与不安产生,只是选择了压抑情绪而不再表达。诚然,在传统的观念下,隐藏自己的情绪而表达社会认同的表情是一种成熟的表现。然而,这种远离本真自我的做法又是否是一种成长呢?又或许它只是一种社会化过程,只是一种让人世故化的过程呢?

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拥有独特的性格和特质。然而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似乎很容易忽略这一点,转而把他人的期待和社会的标准为当做评价自己的标准,把自我的认识建立在成绩、排名、社会的认同、他人的表扬等等。可在这种体系下的追求,究竟是否能算得上是自我发展吗?亦或者,我们只是某种规则的提线木偶罢了。在这种基于社会比较与社会期许的价值体系下,我们往往会不可避免地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,从而跌入到自我否定和自我贬低的陷阱中。这种负面影响或破环我们的心境,或使我们陷入大量无意义的内卷之中、陷入对世俗功名的过度追捧之中,对于真正的自我发展恐怕利大于弊。

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,拥有独特的多样化的长处和短处。既然如此,那么我们或许不应该试图以任何单一的世俗标准来对人们进行“排序”、评价,更不必说以此为标准来认识自我。我们大抵应该探寻自己独特的思想、观点、创意,而不是用任何标准化的东西来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设限。放弃大而全的世俗追求,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长处、特点之上,面对并接纳最本真的自我,并以此作为进一步自我发展的基础,才应该是我们该做的事情才对。当然,接纳自我并不意味着维持现状,对现状的无所作为。接纳自我指的是遵从本真的内心,选择真正感兴趣的方向进行深耕,依靠内心的原初动力来支撑我们继续前进,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尽可能多的外部激励。我相信,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真正理解本真的自己,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独特道路。